查看原文
其他

【理事专栏】武汉中创环亚于志光:开放街区住区模式研究

于志光 中创环亚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禁建封闭小区、逐渐拆围的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各界尤其是城市规划界、房地产界引起广泛讨论。笔者对近三十年在房地产引领下的城市住区空间发展模式始终高度关注,并认为物极必反,封闭社区模式终将会被打破— — 确没有想到会以激烈的政策层面开始。那么,开放街区又是怎样的概念?笔者重新整理了数年前的研究笔记,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






住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标杆,是城市的细胞


20世纪20年,每年2亿平方米、平均每年100平方公里超级卧城、每年900万城镇居民乔迁


传统生活模式消失、邻里网络瓦解、城市肌理破坏、家“家”淡泊、冷淡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由围墙、安全系统、隔离、分异、碎片化、封闭化导致了种种问题




我国住区规划模式演变过程 


传统-封闭四合院

基本单元-街-巷-院

逐级开放体系

前30年院内演变

 

中国传统住区是以封闭四合院住宅为基本单元,街、巷、院开放规划体系。但随着家庭模式、生活方式等变化,四合院转换成多层住宅,院墙转换成居住小区的围墙。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不断提升其社区发展水平,但都是在不打破住宅小区的封闭框架的内部发生的变化,中国人喜欢封闭、安静的居住心理使封闭小区沿袭至今。




里坊制-唐代

 

宗法制度的产物

强化控制的空间形态

居民和贵族分离

阶层原则和职业原则

 

   

里坊制是封建社会都城“礼”与“法”结合的产物,作为强化统治阶级对市民控制的一种空间形态,封闭的坊墙将城市居民与皇宫贵族的居住区域分隔开来,里坊面积一般稳定的在20公顷左右。里坊原先作为一种功能相对纯粹的居住区概念,主要有两种聚居原则:一为阶级原则,二为职业原则。


街巷制-宋代


工商业自由发展的产物

自由开放的街巷制

基本单元仍然存在

阶层原则和职业原则被动摇



  

到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已使封闭式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城市撤去围墙,里坊制逐步演变为较为开放自由的街巷制。从而使分阶级、按职业划分聚居区的居住体制和根据礼制等级划分的居住分区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经济因素为主,适当照顾礼制要求的新的规划思想。




里弄制-近代


主弄-支弄

开放的街巷制

基本单元仍然存在

行列式布置

邻里氛围



里弄的空间骨架是由主弄——支弄构成,主弄是连接城市道路的主要通道,住宅以院落为基本单位,院与院做行列式布置,一排排建筑进而围合形成支弄,与主弄相连处设置石库门。鱼骨状的主弄——支弄系统从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界城市空间对于内部的干扰,形成了浓厚的邻里氛围;同时主弄对于沟通城市主要道路之间的交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密度的网络化的城市路网有效的缓解了交通压力。



围合街坊-当代


平面尺度扩大

竖向尺度扩大

集合住宅概念

以家庭为单位的细胞结构在水平和竖向上复制

邻里氛围



20世纪50年代,以围和式组团空间形成的住宅街坊成为当时的主流。无论是较为严谨的围和还是较为松散的邻里空间,其所创造的内向居住空间与以街坊界面和城市相联系的手法都取得了良好的城市居住空间组织形态与效果。然而简单套用苏联和欧美模式,忽视日照或通风的转角封闭空间也降低了居住质量。




单位大院制-当代


社会学意义-单位办社会

计划经济体制产物

集合住宅概念

以家庭为单位的细胞结构在水平和竖向上复制

邻里氛围




解放后形成的“单位大院”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产物,常常包含居住、工作及各种小型商业、服务设施,缺乏对外开放的动因,因此多呈封闭状态。




现状模式


对现代住区规划模式直接影响

周边道路

四菜一汤

邻里氛围







我国住区规划模式的问题 


所谓住区用地规模是指由城市主次干道(包括居住区级道路)围和的,并一次性取得土地、基本上是一次性进行规划设计的住宅区用地规模。中国城市住区的用地规模通常是根据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路网结构划定范围的,城市路网的间距限定了住宅区的用地边界,因此,城市规划模式及现状城市肌理是决定城市住区规模的前提。

解放以后的城市规划,主要受到原苏联的影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不存在土地市场,道路与土地是两种相互独立的供给,满足不同的需求目标:前者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交通需求,后者则主要服务于土地内部的各项功能。对于交通需求来说,道路上的阻抗越小、通行能力越大越好;因此,道路尽可能宽,交叉路口尽可能少。对于土地需求来说,内部选择余地越大、外部干扰越小越好;因此,街区要尽可能大。根据这一规划原则,城市微观道路及用地结构采用大街区、宽马路的做法。城市主要是由各种对外相对独立、对内自成系统的“单位”构成的。


以武汉为例,城市中心区道路规划密度过低,导致城市分区尺度过大。


在许多城市的现有道路系统中,往往只注重城市干道的建设和规划,缺乏支路系统的必要补充。同时,路网密度的过低导致道路宽度的增加,使得建筑与道路的割裂加剧,无法形成积极有效的城市生活空间。


我国现有的社区规划模式仍然遗留着计划经济年代的烙印,单位大院的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将居住、工作、各种小型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缺乏对外开放的动因,在目前中国城市规划格局中还有不少数量存在。

另一方面,新时期城市的住区建设以“居住小区”为主导,在该开发模式中,地块的大小、性质、容积率受到限定,在实施中其封闭性常被作为住区规划管理的品评标准,它有独立的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服务系统,只设置有限的公共出入口与城市连接,难以与城市融合,是计划经济年代“单位大院”模式的当代延续。



 

现代主义运动出现以后,以功能分区、邻里单元、分级理论为代表的理想化、机械化规划建设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导致了低密度的“大马路”道路网络及低密度的树状路网结构的出现,这是街区型城市住宅区消失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国城市住宅历来都是大规模集中开发建设,如果说早年由国家投资,政府操作时,规划还可以完全调控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到了由房地产商分别开发建设(包括住区的物业管理)时,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在品牌竞争的机制下,住区与住区、住区与城市就变成了相互割裂的关系。往往是开发商拿到一块地,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以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这成了开发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为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来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




封闭式住区的问题



封闭社区制造交通拥堵


封闭社区通常是利用围墙将几个街区的公共道路私有化,不允许外来车辆人员穿行。或者围墙内的道路网络无法延续城市道路,形成环状曲折的内部路网。小区外部围墙形成较大尺度的公共道路间距,大量的封闭小区车辆集中在围墙外围几条主要道路,交通路线的可选择性较低,容易造成公共道路的车辆拥挤和堵塞。在北京四环以内已经形成严重的交通问题,解决住区结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城市生活与社区生活的隔离




街道生活是良性循环的社区必须的空间状态,但是封闭社区围墙边界消弱了街道行走的乐趣,减少了商业活力。街道只是作为交通的功能。




公共资源的蚕食


封闭在“围城”中的园



封闭社区使用社会公共资源,独占专用城市资源和在都市发展中的有偿使用模式,其结果不是逃离公共资源,更准确说是侵蚀公共资源。封闭社区是城市病理学的象征,社会公共空间的减少是对贫困阶层的掠夺。例如封闭大面积的高尔夫球场地,封闭道路体系使原本属于公众的空间私有化。



单调的建筑与空间



封闭社区是后工业时期社会变化的物质表达形式,是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趋势。分裂、个人主义的封闭围墙,社区蔓延和大社区开发最终使住宅建筑工业化,高效率的建造成为时代主题。那种开放住区丰富错落的建筑形象被单调统一的快速建造所取代。北京城市那种不同封闭小区内住宅楼统一的色彩、风格、层数,正在销毁一个历史古都的神韵。

封闭住宅区是一个个孤立的高墙,如同一个个保卫森严的堡垒,使得城市空间局促压抑。封闭小区正在以安全为借口,消化掉传统城市的信息纽带。当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公共道路私有化,当社区责任终止于围墙大门前,所谓的平等民主从何而谈呢?围墙和大门降低了人们交往的动机,减少了社会交往的机会。而没有社会交往,这个民族就会变得懒于履行社会责任。




街区的概念




“街区”一词是从英文“block”直接翻译过来的,与我国传统的“街坊”一词相对应,“街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有学则将“街区”定义为:由城市道路划分的建筑地块,也是构成居民生活的城市环境的面状单元。然而这种定义过分注重街区的物质形态特征,忽略了街区本身的功能及其之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城市街区概念的理解中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 城市街区在物质形态上一般有明确的边界,一般以城市道路作为边界,或者是通过河流、绿化带以及围墙等来划分的城市区域;

2, 从形态和功能上来看,城市街区是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单元;城市街区如同一个个细胞是构成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 城市街区是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社会交往产生丰富的社区文化,是城市活力的源头。




开放街区的提出  

鲍赞巴克


作为当代颇有影响力的建筑师,鲍赞巴克以其对现代城市问题严谨而深刻的分析、广阔的视野和精心的构思,唤起了大众对即将湮没与经济和技术浪潮之中的城市街区、广场和街道的关注,也启发了年轻一代建筑师的规划师对城市的研究和探索,其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他并不试图通过抹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来实现更高的统一,他只是倡导自由的城市单体元素(如建筑、街块、街道、广场等),甚至希望单体元素在得到自主发展的同时,根据城市历史和场所精神所形成的秩序结合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来。他认为城市的形态结构不是由建筑实体或者接到网络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建筑与城市街道之间的媒介决定的。因此,作为联系街道上的公共生活、庭院和建筑内的生活的中介,城市街区才是真正主导城市形态的关键因素,它们作为城市设计的基本单元,对联系城市和个体建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鲍赞巴克的“开放街区”图示




开放式街区的定义



闭合系统与开放系统示意


我国学术界目前对开放街区的定义尚不明确,其中天津大学朱怿对街区型住区的概括与开放街区的感念比较相似。他认为,街区型住区是指街区占地不大,周边与城市道路相邻,沿边的建筑顺应街道走向布局,底层部分是各色商业、服务业等,以公共功能服务融于城市,同时,街区内部的住宅也具有良好的围合感,街道不宽,两边界面友好,因而人们乐于步行,穿越也方便,呈现出一幅城市居民步行、交往、购物、休闲的生活画面。




开放式街区的基本特



围和与开放的关系


围和空间的建筑单体作为自由的个体存在,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建筑间的相互独立给住宅、院落和街道都带来了益处。每栋住宅至少都有3个采光面和不同的景观视觉方向。人们在重新享受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的同时,也宣告着幽暗的天井生活的结束。与此同时,建筑单体的独立并没有打破街道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单体间严格的几何组织关系,很好地界定了城市街道,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各个街区的入口起到了界定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作用,入口之内为安静的中庭交往空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归属感,入口之外是热闹的城市街道空间。



单体建筑与社区



建筑单体的独立性有利于建立多样化的设计体质,从而使各个分区富于个性,体现场所精神。整个街区可以分别由几个职业信仰、学术背景迥异的建筑师来进行单体设计以保证建筑的多样性。他们在统一的规划构思之下,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在给定的条件下营造既富于个性又彼此共生的居住环境。




单体建筑设计原则


 

为了形成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品质,“开放街区”的城市规划思想不会严格限制建筑的高度,不会导致城市的轮廓线整齐划一,街道上的人们也可以欣赏到由不同建筑高度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城市天际线。同时,建筑的独立也有助于我们把建筑物的“墙壁”效果降到最低,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宽度来满足其周围建筑物的采光和实现需求。



街道与社区的关系

 


开放街区模式与封闭小区模式的对比


古典城市的秩序往往是由同质性、相似性和标准样式演化形成,而我们目前的时代则强调移植性,混杂性和矛盾性。这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城市街道,因为街道网络本身就是意味着多种可能性与多样性。城市街区越小,道路网络越细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就越多,公共性就越强。相反,大型街区的路线常常比较单一,可选择性小,但相对而言,其私密性就更强。




景观组织


道路与空隙口部空间


建筑体量的转移:尽量加高建筑,将底部基底部分用于公共设施的安排


单体建筑:底部一层统一的建筑材料可以继续向上延伸,来定义整体建筑立面特征



选取某些道路沿线采用统一的建筑材料

其他立面自由处理



鲍赞巴克住区设计的边界原则图示


上述“开放街区”的4个基本特征必然是相互交叉、渗透和关联的。鲍赞巴克从中归结出物质层面(Volumetric)和美学层面(Aesthetic)的基本属性。在物质层面上,“开放街区”主要注重建筑的采光、通风,注重院落、街道和广场的内部机能。这些元素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前提条件。在美学层面上,“开放街区”主要强调城市邻里的混杂性和多样性,强调建筑的生长、转化与消亡所带来的可能性。这些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活力的标志。这两个基本属性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目标是共同的——实现“开放街区”的理想。




开放街区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的都存在规模过大、封闭性过高的问题。




巴塞罗那采用130m*130m的街区尺度,堪称西欧城市规划的典范


国外理想街区与中国典型街坊的尺度比较



小地块开发模式


英国伦敦霍利(Holly)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说明了在旧有的城市肌理几乎被完全替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城市更新修复社区的历史意义和延续性。霍利社区原有的肌理是由1880年兴建的连排住宅所组成,居住环境极为拥挤,但是高密度及经济困窘却塑造了强烈的社区意识和亲密的人际关系。1970年,在居住小区思想的影响下,15栋5层高的板式住宅和4栋20层高的塔式住宅取代了原有的街区。自此,传统的邻里社区被打碎,多样化的日常生活被破坏,人们开始变得疏远,犯罪率提高,霍利社区甚至被评为伦敦5个最混乱的社区之一。为了彻底恢复那种有机和谐、丰富多彩的邻里生活,霍利社区于1990年进行了更新,重新恢复了高密度、小尺度的街区形态,提倡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倡导“社区建筑师”制度的营建,最终成为旧区中新的有机体,成功的融合到城市的总体肌理之中。


功能分布及公共设施



街道与公共空间



 
北京沿海 · 赛洛城总平面图(串联式公共空间)



深圳万科城市花园总平面图(并联式公共空间)


北京阳光 · 上东过街天桥(立体穿插式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


景观、视线上的连接示意图



在宁波北岸琴森住宅规划设计中,用地西侧的宁波大剧院作为一个存在的因素,对整个住区形态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设计中,把宁波大剧院作为重要节点,在住区的内部打开了一个楔形的视觉通道,建立起住区与宁波大剧院间的张拉力线。同时,横纵两个方向的街道将用地划为三块面积相似的街区,街区型城市住宅区的雏形自此形成。


尺度的连续


轮廓的连续


形式的连续


间距的连续

素材的连续


韵律的连续




国内外案例分析

奥特福姆集合住宅——法国

奥特·福姆集合住宅认为是二次大战以后法国最出色的设计之一,它成为积极创造都市空间、开发现代住宅建筑的经典之作。在这里鲍赞巴克运用“开放街区”的思想,将他多年的集合住宅调查研究付诸实践。该住宅场址位于一条尽端路上,正如名字所暗示的是由7栋细高的建筑构成,围和成完整而又有变化的庭院空间,有明显的街区入口,有内部道路(车辆不通)和休息场地。为了消除以往混凝土林立的集合住宅所产生的单调感和压抑感,鲍赞巴克在此导入了经典的巴黎街道特质,如带铺装的小路、广场、绿地等。特别是他坚持收买了路端以东的一小块土地,从而将原来的尽端路打通、连至城市干道,使住宅区内的公共空间更有机地与都市空间相结合。

奥特·福姆集合住宅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街区,但又以一条贯穿内外的城市街道,把街区内部的庭院与外部的城市空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住区与城市的对话。



安腾忠雄大师是这样介绍的:


欧风路的集合住宅,就是将巴黎典型的街道、小广场等形象融入房舍与房舍之间。不过,这种空间之所以充满魅力,富于变化,主要还是因为家家户户各自的空间走向、位置皆不相同,十八种形态的住宅中又根据不同楼层的位置、方位、视野、规划出一百种选择、实在相当有趣。即使在同一个集合住宅,随着选择住所不同,在眼前展开的亦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欧风路的住宅,巴黎在集合住宅上还有许多很好的尝试。

巴黎是个在群居文化上拥有悠久历史的都市。自古以来,不同阶层的人们就杂居在一个公寓中,各自经营共同体。对里头的居民而言,在同一栋建筑物中想以不同的水准、形式居住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尊重,如果[个人]没有被尊重,丰富多元的[公共]就不可能成立。




代官山集合住宅——日本






探戈住区——瑞典





提坦住区——印度



印度著名建筑师柯利亚为该项目的业主提坦手表公司所设计的集合住宅,该公司是印度最成功、进步最快的企业之一。他们希望自己的职工住宅能够与周边社会相联系,而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企业住区。在此基础上,住宅设计要有灵活性,使每位户主都能有表达自己个性的机会。





 

克里尔设计——德国






北京建外SOHO



第一阶段(左):住区总面积18.4hm2

第二阶段(中):CBD区域交通矛盾日益突出,规划部门引入城市支路对用地进行划分

第三阶段(右):根据“绿色CBD”的思想,将其中的一块用地规划为城市公园(实施阶段)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

news@chla.com.cn

微信号

chlaweb

微博

@中国风景园林网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